根據業內經驗,室內網球場的最低頂棚高度應為9米,以確保球員能夠自由揮拍,避免觸頂干擾動作 。而在賽事層面,國際網聯(ITF)要求室內或覆蓋網球場的頂棚最低高度為10米,除非經特別批準,確保比賽不受空間限制 。對于職業賽事,ATP賽事要求頂棚高度至少40英尺(約12.19米),挑戰賽則規定至少30英尺(約9.14米),以滿足高水平比賽的視覺與安全需求 。美國網球協會(USTA)則建議室內場館凈空至少35英尺(約10.67米),基線區不低于20英尺(約6.10米),以適應多功能使用及良好觀賽體驗 。
在國內設計實踐中,雖然《體育建筑設計規范》(JGJ31?2003)對網球場頂棚高度未作強制性條文,但行業通行做法是:端線6.40米以外上方凈高不低于6.40米,而球網上方凈高常以11.50米為宜,以兼顧日常訓練與賽事需求 。對于社區級或業余場地,通常簡化為凈高9米的方案,以平衡建造成本與使用性能,適合普通娛樂和業余培訓 。膜結構頂棚常用于臨時或預算有限的項目,其天花板或最低障礙物高度至少7米,輕質高強且透光性好 ;而鋼結構或拱形屋頂則可實現10米以上連續凈空,比如某網球館的拱形屋頂最高點達10.5米,更適合長期運營和高水平賽事。
選場館時,需結合使用需求、預算與場地類型:若以休閑娛樂為主,9米左右凈高即可滿足需求;若承辦比賽或專業培訓,建議優選10.5米以上高頂設計,并配套良好控制的對稱或非對稱高壓放電燈系統,以保證照明均勻 。此外,頂棚內表面宜采用淺色材料,反射率控制在0.6–0.8之間,以減少眩光干擾,同時配合合理的通風設計,營造舒適的訓練與比賽環境。想深入了解不同頂棚材料及施工工藝的優劣,點擊下方鏈接,獲取更多實用干貨,讓您的網球館在“高度”上更具競爭力!